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:以能力破局,创产教融合新范式
发布时间:2025-03-29
  |  
作者:培训基地崔老师

xbp3297.jpg

  在新时代干部教育转型的浪潮中,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以赓续红色血脉为根基,率先将干部能力提升与产业需求深度绑定,走出了一条“红色铸魂、实战赋能”的产教融合新路径。通过重构教学体系、链接产业资源、创新培养模式,不仅为干部成长注入动能,更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“智力引擎”。

  一:党建引领铸根基,红色教育淬炼政治能力‌

  学院将西柏坡精神融入课程设计,打造“沉浸式党课+场景化研讨”双轨课堂,通过“重走赶考路”“模拟革命决策”等实践教学,强化干部政治判断力与执行力。依托红色资源库建设,形成“历史案例—现实问题—战略思维”的转化链条,让理论教育可触可感。

  二:产业需求为导向,靶向提升专业实战能力‌

  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、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,联合龙头企业搭建“课题攻关平台”,围绕数字经济、基层治理等六大领域开发定制化课程。推行“双导师制”,由高校教授与行业专家联合指导,让干部在解决真实产业问题中锤炼规划、招商、应急管理等核心能力。

  三:数字赋能破边界,构建全周期成长生态‌

  上线“红教云”智慧平台,集成AI实训沙盘、虚拟现实党史馆等工具,实现“云端学理论、线下练实操”的OMO教学模式。建立干部能力雷达图动态评估系统,精准匹配培训方案,并通过产业人才数据库对接,形成“培训—实践—晋升”闭环链路。

  四:校企协同育动能,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‌

  与58家高新企业共建“产教创新实验室”,围绕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转化攻关。创新“干部驻企轮岗”机制,推动政策制定者深入生产一线,既破解企业实际难题,又反哺教学案例开发,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  总结

  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的探索证明,干部能力提升不应是封闭的“课堂工程”,而需以红色底蕴为魂、产业需求为锚、创新机制为翼。其构建的“政治素养+专业能力+实践创新”三维培养体系,不仅为干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,更通过人才供给侧的改革,激活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。这种深度融合的破局之道,正在书写新时代红色教育的“西柏坡答卷”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