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践铸魂,情怀赋能:西柏坡启示干部教育新方向‌
发布时间:2025-04-10
  |  
作者:培训基地崔老师

  导引:当传统教育模式遭遇时代之问‌

 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,“填鸭式”知识灌输已难以满足干部培养的深层需求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学院以“沉浸式体验+实践赋能”的创新模式,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行动智慧,为破解干部教育“形式化”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。这所根植革命圣地的学院,用一堂没有标准答案的成长课,叩击着每位学员的初心与使命。

  一、场景重塑:让历史照进现实的“行走课堂”‌

  在西柏坡的土坯房前,学员不再是听众,而是解放战争时期的“支前队员”——肩挑扁担运送物资、围坐炕头复盘战役决策。这种“角色代入式”教学,将历史场景转化为能力训练场。当干部们用脚步丈量先辈足迹时,战略思维、群众工作方法等抽象理论在实景推演中悄然内化。教育不再停留于书本,而是在躬身实践中实现认知迭代。

  二、情感共鸣:从知识接收者到价值传承者‌

  学院独创的“红色家书共读”环节,让学员以亲历者视角撰写革命家书。一位参与者在手稿中写道:“提笔时,我仿佛触摸到70年前那位母亲送子参军的温度。”这种情感联结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疏离感,使理想信念教育从“要我做”升华为“我要做”。当知识学习与价值认同同频共振,干部教育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扎根。

  三、长效机制:构建知行合一的成长生态‌

  西柏坡模式最深刻的启示,在于构建了“学思用贯通”的闭环体系。每期培训后,学员需带着“三个行动课题”返回岗位:一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方案、一个自身作风改进承诺、一套可复制的红色教育创新方法。这种“带着任务来,带着成果走”的机制,让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,避免“培训时热血沸腾,工作中涛声依旧”的困局。

  结语: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心中的火种‌

  西柏坡的实践揭示:干部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,而在于激发内生动力。当教育场景从报告厅延伸到田间地头,当学习目标从应付考核转向解决问题,当考核标准从试卷分数变为民生实绩,干部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“思想引擎”。这或许就是新时代“赶考”路上,我们最需要传承的精神密码。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