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大西柏坡教育圈:红色基因串起革命精神传承路
发布时间:2025-04-17
  |  
作者:培训基地崔老师

  探秘大西柏坡教育圈:红色基因串起革命精神传承路

  作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,西柏坡始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坐标。近年来,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联动冉庄地道战遗址、雄安新区规划馆等周边红色资源,打造“大西柏坡教育圈”,形成集党史教育、乡村振兴、城市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网络。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延伸了红色教育链条,更为区域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。

  “三点一线”布局,构建红色教育新格局

   西柏坡通过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互补性,将相距30公里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与80公里外的雄安新区规划馆纳入联动体系。三地通过定制化红色研学路线串联,形成“革命历史体验+现代化发展成就”的双主题教学模式。游客可上午在西柏坡参观中共中央旧址,下午在冉庄钻地道感受抗战智慧,次日赴雄安规划馆了解新时代国家战略,完整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。

  数字技术赋能,激活红色资源新价值

  教育基地引入AR实景导览系统,游客扫描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二维码即可观看3D历史场景还原。冉庄地道战遗址通过声光模拟技术重现抗战时期的地道攻防战,雄安规划馆运用数字沙盘动态演示“未来之城”建设进程。三地数据平台互联互通,支持研学成果电子化认证,教育体验的科技感与互动性显著提升。

  特色课程开发,打造差异化教育IP

  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四大课程体系:面向党员干部的“赶考精神”专题课在西柏坡开展情景党课;青少年群体可在冉庄参与“我是小八路”角色扮演;企业团队在雄安规划馆进行“城市规划沙盘推演”;亲子家庭可选择“红色手作工坊”制作地道战主题泥塑。2023年数据显示,定制课程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1.8天,二次到访率提升至37%。

  交通网络升级,破解区域联动瓶颈

  随着西柏坡高速北延线通车,三地通勤时间缩短40%,配套开通的红色旅游专线实现“景区直通车+共享电单车”无缝接驳。沿线新建的4个智慧服务区配备充电桩、无人超市和VR体验舱,西柏坡高铁站设立的联票服务中心可一次性办理三地门票、讲解预约和住宿登记,形成“快旅慢游”的交通服务体系。

  产业融合发展,培育红色经济新业态

  教育圈建设带动周边12个村庄发展民宿集群,其中李家庄村改造23处太行山石窑洞成为网红打卡点。冉庄特色农产品通过“红色电商直播间”年销售额破千万,雄安非遗芦苇画成为研学热门文创产品。三地联合发行的数字纪念票已吸引8万+用户收藏,相关产业综合收益较联动前增长156%。

  大西柏坡教育圈的创新实践,开创了红色教育基地集群化发展的新模式。通过资源整合、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,不仅强化了红色教育的感染力,更构建起“教育+文旅+乡村振兴”的可持续发展生态,为全国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。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