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
发布时间:2025-05-13
  |  
作者:红色教育崔老师

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始终闪耀着时代光芒。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历史使命,如何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成长实践,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。本文结合石家庄等地的实践案例,从精神内涵、现实价值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,为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参考。

  一、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

  西柏坡精神诞生于中国革命胜利前夜,其核心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"两个务必":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这一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,更是对执政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嘱托。在新时代,西柏坡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,成为青年锤炼品格、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。

  例如,石家庄市通过"红色教育+青年实践"融合机制,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"重走赶考路"主题实践活动,覆盖青少年超10万人次。参与者通过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,深刻理解"两个务必"的现实意义,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。这种实践表明,西柏坡精神并非抽象的理论,而是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。

  二、新时代大学生传承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挑战

  当前,青年成长面临着信息爆炸、价值多元等挑战。部分大学生存在"躺平"心态,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。如何让西柏坡精神穿透时代隔阂,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坐标,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破解的课题。

  石家庄学院等高校通过课题研究发现,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时,传统宣讲模式效果有限。为此,他们创新采用"理论宣讲+实践养成"的方式,如在西柏坡纪念馆开展"红色剧本杀",让学生在解密任务中重走革命路;利用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,增强学习体验。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,使"不骄不躁""艰苦奋斗"等品质具象化。

a7c6df22-6be0-49a5-83df-a8ca6fd6f542.jpg

  三、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的实践路径

  (一)深化理论认知,筑牢思想根基

 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。大学生应主动学习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核心要义,通过研读《甲申三百年祭》等经典文献,理解"两个务必"的思想源头。例如,陕西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"西柏坡精神"志愿宣讲团,通过"课堂+情景+讨论"的形式,引导学生从历史视角审视现实问题,将理论学习与成长困惑相结合,增强思想认同。

  (二)参与实践活动,强化行为养成

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大学生可通过志愿服务、社会调研等方式,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。2024年,全国809所高校的10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入选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,他们走进社区、学校、企业,用"青言青语"讲述西柏坡故事,将红色基因传递到全国各地。在乡村振兴一线,石家庄青年通过电商助农、基层服务等实践,将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动力。

  (三)创新传播方式,扩大精神影响力

  在信息时代,大学生应发挥自身优势,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西柏坡精神。例如,大连交通大学"红途·赶考"志愿服务队编排原创话剧《致敬西柏坡》,通过艺术形式再现革命历史;B站UP主"硬核工业史"将"艰苦奋斗"解构为"在短视频红海中坚守内容品质",用三维动画解析工业工艺,吸引百万用户关注。这种年轻化的表达方式,让西柏坡精神在Z世代中实现破圈传播。

  四、构建长效机制,推动精神传承

  西柏坡精神的传承需要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努力。高校应将西柏坡精神纳入人才培养体系,通过课程建设、研学实践等方式,形成常态化教育机制。例如,燕山大学西里西亚学院组织中外学生开展"红色赶考"暑期社会实践,通过实地考察、互动交流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共同感悟西柏坡精神的普世价值。

  此外,社会各界应搭建平台,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。石家庄团市委将西柏坡纪念馆列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,打造"信仰红"两日研学路线,通过"沉浸式体验+任务驱动"的模式,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。这种多方联动的机制,为西柏坡精神的长效传承提供了保障。

  五、结语:以"赶考"姿态书写青春答卷

  从西柏坡的土坯房到新时代的智慧校园,西柏坡精神始终是指引青年前行的灯塔。新时代大学生应牢记"两个务必",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知识,以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挑战,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:"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"唯有永葆"赶考"的清醒和坚定,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交出优异的青春答卷。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