赓续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新——西柏坡精神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‌
发布时间:2025-03-07
  |  
作者:培训基地崔老师

downloaded-image (1).jpg

赓续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新——西柏坡精神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‌


  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“两个务必”为核心,蕴含着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、团结奋进的深刻内涵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,这一精神为破解“三农”难题、激发乡村活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实践指引。

  一、以红色文旅为引擎,激活乡村发展动能

  西柏坡镇依托革命圣地资源,通过升级红色景区设施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,打造了集教育、观光、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链。北庄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苹果种植与牡丹观赏农业,将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,实现了从“水库移民贫困村”到“红色文旅示范村”的蜕变‌。这种模式既传承了“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”的进取精神,又通过产业创新践行了“艰苦奋斗”的务实作风。

  二、以人才振兴为抓手,凝聚乡村发展合力

  馆陶县寿东村通过政策引导吸引返乡人才,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粮画小镇,带动农村电商、文创产业兴起。这一实践体现了“依靠群众、团结协作”的西柏坡智慧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主动“让荣誉、担责任”,通过组织青年参与公共建设、培养技能人才,强化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‌。

  三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,重塑乡村发展格局

  西柏坡精神强调“实事求是”的科学态度。平山县在乡村振兴中严守生态红线,通过限制工业开发、推广生态农业,既保护了滹沱河水源地,又培育了绿色经济。例如,北庄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低碳观光项目,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有机结合,实现了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的双赢‌。

  四、以基层治理为根基,筑牢乡村振兴堡垒

  西柏坡时期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工作方法,为现代乡村治理提供了借鉴。党员干部通过定期走访农户、建立村民议事制度,确保政策制定贴合实际需求。例如,西柏坡镇在土地流转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,通过民主协商化解矛盾,体现了“谦虚谨慎”的作风和“人民至上”的宗旨‌。

  结语‌

 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。从红色文旅到人才引育,从生态保护到基层治理,这一精神始终贯穿于乡村发展的脉络中。唯有坚守“两个务必”,发扬斗争精神,才能在乡村振兴的“赶考”路上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‌。
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