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:党建引领红色研学的时代价值
发布时间:2025-04-24
  |  
作者:培训基地崔老师

  在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中,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,正以"党建+研学"的融合模式焕发新生机。这里不仅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指挥中心,更通过系统性红色教育体系,为党员干部打造了沉浸式学习场景,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党建需求的有机衔接。

  一、革命圣地溯源:西柏坡的历史坐标

 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,西柏坡见证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指挥和新中国的筹建历程。现存35处革命旧址完整保留了中央军委作战室、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历史场景,通过数字化展陈技术,生动再现"两个务必"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。教育基地依托这些珍贵资源,开发出"时空对话"等特色研学项目,让学员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使命。

  二、立体化课程体系:理论实践双轨并行

  基地创新构建"3+2+N"课程矩阵,包含3大核心理论课程(西柏坡精神解读、党章党史精讲、廉政建设专题)、2类实践教学(情景模拟、田野调查)及N个定制化模块。其中"重走赶考路"体验课程,通过行军拉练、支前劳动等情景再现,使学员在身体力行中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,日均参与量达300余人次。

  三、沉浸式教学场景:科技赋能红色传承

  教育基地投入智能导览系统与VR技术,打造"可触式"学习空间。在虚拟现实展厅,学员可"亲历"七届二中全会历史时刻,通过手势交互研读原始会议文件。AR沙盘推演系统支持多人协同作战模拟,重现平津战役指挥过程,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留存率提升40%,受到中组部干部教育局的高度认可。

  四、成果转化机制:研学实践的溢出效应

  建立"学-研-用"闭环体系,要求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《红色基因转化计划书》。某省直机关党支部在此开展研学后,创新推出"民生诉求响应指数"评估机制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22项具体惠民措施。数据显示,近三年参训单位党建考核优秀率平均提升18.7%,充分印证了研学教育的实践价值。

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历史资源活化、课程体系创新和科技手段融合,构建起新时代党建研学的标杆范式。其经验表明,红色教育不仅要传承历史记忆,更要建立与当代党建需求的连接通道,使革命精神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能力,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持久精神动力。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