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,曾见证历史转折。这片红土地上,“赶考”的警钟至今长鸣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便坐落于此,它像一位老者,静静诉说着过去,也深深启示着现在——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如何从“赶考”征程中汲取力量?

“赶考”初心,是清醒的源头
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,旧居的灯光仿佛仍亮着。那盏灯下,曾擘画过解放全中国的蓝图,也曾定下“两个务必”的规矩。这便是“赶考”的起点,也是清醒的源头。党员干部踏足这里,不是简单的参观。是要在故纸堆的文字里,触摸当年的审慎与敬畏。新时代诱惑增多,风险暗藏,稍有松懈便可能迷失。唯有回望西柏坡的“赶考”初心,才能看清前路方向,保持头脑清醒。这清醒,不是凭空而来,是红色土地给予的馈赠。
红色基因,是信念的脊梁
红色基因是什么?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里,每一件文物承载的精神。是面对困难不低头,面对成绩不骄傲的品格。党员干部在基地重温“赶考”故事,实则是与红色基因对话。这对话中,信念会愈发坚定。新时代的“考题”更难,挑战更复杂。没有坚定信念,如何答好民生考卷?如何应对突发风险?红色基因就是脊梁,撑得起党员干部的担当,让他们在风浪中站得稳、立得牢。
精神盾牌,护新程行稳
“赶考”从未结束,只是换了考场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意义,正在于让党员干部带着红色基因再出发。这基因化作精神盾牌,能抵御外界的侵蚀,能化解前行的风险。不是说有了它就万事大吉,而是它能给人底气。面对利益诱惑,想想“赶考”时的朴素;面对挫折困难,忆起“赶考”时的坚韧。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的“赶考”路上,步履从容,行稳致远。
+微信
TOP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