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柏坡精神指引下,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踏上新时代赶考路
发布时间:2025-02-25
  |  
作者:

西柏坡精神指引下,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踏上新时代赶考路

在历史的长河中,西柏坡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,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财富。当我们步入新时代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西柏坡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互交融,为我们照亮了新时代的赶考之路。同时,围绕西柏坡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,也成为传承与弘扬这一伟大精神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。

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,是其拥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根源所在。科学性赋予它洞穿历史迷雾、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锐利视角,让我们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。先进性则促使它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,以崇高的道义准则为指引,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,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,在历史的风雨洗礼中,不断彰显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引领力。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,具有科学性、人民性、实践性以及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等显著特征。尽管时代变迁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但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伟力依然熠熠生辉,始终牢牢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,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与中国的面貌。

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,引领中国社会实现了从革命时期的破旧立新,到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,再到改革时期的蓬勃发展的伟大跨越,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精神旗帜,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,更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遵循。回顾历史,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不断取得胜利,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功不可没。而在新时代,西柏坡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相辉映。

西柏坡,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决策。在这里,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,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;在这里,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,提出了 “两个务必” 的重要思想,为党在全国执政做好了思想准备。西柏坡精神,蕴含着艰苦奋斗、敢于斗争、勇于胜利、依靠群众、团结统一等丰富内涵,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高度契合。

从科学性来看,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,依据对中国革命形势的科学分析,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,做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决策。三大战役的胜利,是对军事战略科学运用的典范,体现了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洞察。而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工作重心转移等决策,更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判断,为新中国的建设规划了科学蓝图。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,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,分析中国国情,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,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。

在道义层面,西柏坡精神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。在革命斗争中,党依靠群众,发动群众,为人民谋解放。“两个务必” 思想的提出,时刻提醒着共产党人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,不骄不躁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这种对人民利益的坚守,对崇高道义的秉持,正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生动诠释。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,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马克思主义的道义准则。

在新时代,围绕西柏坡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,对于传承西柏坡精神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具有重要意义。在培训内容上,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,尤其是与中国革命、建设和改革相关的理论知识,结合西柏坡的历史事件与精神内涵,让学员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。例如,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,结合西柏坡时期党依靠群众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,让学员们更加坚定人民立场,明白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时,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为案例,分析党如何抓住主要矛盾,制定科学的作战策略,从而取得胜利,使学员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强大力量。

在培训方式上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应用。组织学员前往西柏坡实地参观学习,亲身感受西柏坡的历史氛围,在历史遗迹中感悟西柏坡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。同时,鼓励学员们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,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,体现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开放性。例如,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后,组织学员开展讨论,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的工作中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,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,通过这种方式,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,让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。

展望未来,新时代的赶考路充满挑战与机遇。在这条道路上,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,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,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。无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,还是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,马克思主义都将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,以西柏坡精神为动力,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,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。


老师电话
立即咨询

崔老师

15510480752

齐老师

0311-80892759


+微信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TOP